题目描述

给定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,返回链表开始入环的第一个节点。 如果链表无环,则返回 null

如果链表中有某个节点,可以通过连续跟踪 next 指针再次到达,则链表中存在环。 为了表示给定链表中的环,评测系统内部使用整数 pos 来表示链表尾连接到链表中的位置(索引从 0 开始)。如果 pos-1,则在该链表中没有环。注意:pos 不作为参数进行传递,仅仅是为了标识链表的实际情况。

不允许修改 链表。

示例 1:

img

1
2
3
输入:head = [3,2,0,-4], pos = 1
输出:返回索引为 1 的链表节点
解释:链表中有一个环,其尾部连接到第二个节点。

具体见题目详解

算法思路

最近很久没做题了,因为才开学老是摆烂……这道题目我想的很简单,就是遍历链表,同时存储节点,如果当前节点已经存在于“记录”中,那么这个节点就是入口,因此代码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ListNode *detectCycle(ListNode *head) {
// set<ListNode *>
set <ListNode*> myset;
ListNode * tmp;
tmp = head;
int last_size = 0;
while(tmp != nullptr) {
myset.insert(tmp);
if (myset.size() == last_size) {
// 此时tmp即为链表环形入口
return tmp;
}
last_size ++;
tmp = tmp->next;
}
return nullptr;
}
};

但是题目要求使用 O(1)的空间复杂度,很显然上面是达不到的,因此我只能查看题解,发现一个比较有启发的思路,先看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/**
* Definition for singly-linked list.
* struct ListNode {
* int val;
* ListNode *next;
* ListNode(int x) : val(x), next(NULL) {}
* };
*/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ListNode *detectCycle(ListNode *head) {
ListNode* slow = head;
ListNode* fast = head;
while (fast && fast->next) {
slow = slow->next;
fast = fast->next->next;
if (fast == slow) {
//在环上遇到
while(slow!=head){
//slow走c步,head走c步,slow就可以到达环的入口
slow=slow->next;
head=head->next;
}
return slow;
}
}
return nullptr;

}
};

打眼一看就是快慢指针的运用,但是一般来说,快慢指针不是用来寻找链表中点的吗?在这里有什么用呢?具体解释涉及到数学原理,我直接引用GPT的回答:

这个代码利用了著名的弗洛伊德(Floyd)的快慢指针算法,也叫龟兔赛跑算法。下面详细解释其原理:

1. 检测环的存在

  • 快慢指针
    • 定义两个指针:slow 每次走一步,fast 每次走两步。
    • 如果链表存在环,两个指针最终必然会在环内相遇;如果不存在环,则 fastfast->next 会变为 NULL,退出循环返回 NULL

2. 确定相遇后找入口

  • slowfast 相遇时(说明链表中存在环),此时相遇点在环内,但不一定是环的入口。
  • 然后,代码中设立两个新指针:
    • index1 从相遇点出发,
    • index2 从链表的头部出发。
  • 两个指针都每次走一步,最终它们相遇的节点正好是环的入口。

3. 为什么这样能找到环的入口?

  • 数学证明
    假设:

    • 从链表头到环入口的距离为 d
    • 环入口到相遇点的距离为 p
    • 环的长度为 L
    • slow 指针走到相遇点时,走过的总距离为 d + p
    • 此时 fast 指针走过的距离为 d + p + nL(因为 fast 在环内多走了若干圈,记作 n 圈)。

    由于 fast 的速度是 slow 的两倍,所以有:

    化简得:

    这意味着从相遇点沿环走 nL - p(实际上等价于走 d)步后就能到达环的入口。因此:

    • 当一个指针从头开始走 d 步,另一个指针从相遇点开始走 d 步,它们会在环入口处相遇。

这里的重点就在于理解d = nL-p这一步,我们可以想到,当前停留在相遇节点的指针,其距离入口就是p,其经过nL步后还是回到了原位,再剪掉一个p,就相当于回到了入口,此时另一个指针走了d步,也刚好在入口。